“33小镇”首期开发的C组创客商务区目前招商率已经超过90%。作为都市文化新坐标,“33小镇”首期开发的C区创客商务区目前招商率已经超过90%,整个园区共有300家企业意向入驻。在园区,随处可见的脚手架、穿梭的装修工人,都在告诉我们,着急开业的商户将在这座园区奏响“世界工厂”发展动能切换的新序曲。跟东莞装修网小编一起来看。
改造
33座旧厂房有了“艺术范”
“33小镇”的名称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,可只有周边的居民才知道,这里曾经的名字,跟东莞诸多的工业区一样普通。走在世界工厂大街小巷,“乌石岗工业区”此前绝对难以引起路人注意。
虽然不起眼,但这里也曾经创造过辉煌。据当地人讲,上世纪90年代,“乌石岗工业区”是诺基亚、索尼等很多国际品牌重要配件的代工厂所在地,只是在其后的几次经济浪潮中渐渐没落。
如何盘活老旧厂房资源、提升东城乃至东莞的文化生活水准,成为新一代城市建设者面临的命题。
“早在2015年,星河城、万达广场已经成为全市高端人群的消费场所,并带动当地商贸业发展。但令人苦恼的是,东城此前并没有一个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。”
作为“33小镇”项目承接商,广东某文化集团董事长刘森注意到了这33座旧厂房的新价值。
在园区内,处处细节中可感受到小镇的多元风格,仅三种颜色交错构成的外墙砖体,就让人备感亲切。
“项目中的老厂房选择在沈阳采购一批年代为1904年的老砖用于外立面,与代表岭南文化传统建筑底色的青砖、带有早期工业化痕迹的红砖、时尚跳脱的白砖整合搭配。”“33小镇”总经理张国鹏介绍说。
“文化元素的注入让这些老旧的工业园区焕发了新生机。”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毕学锋进一步解读称,“33小镇”是在文化的基础上扩大商业价值,强烈的文化性和艺术范让“33小镇”与商业MALL拉开距离,打造出一座艺术气息笼罩下的文创园。
土生土长的乌石岗村村民黎树峰说,让他感触最深的是,以前小镇所在的街道不会有居民在夜晚出来散步,而环境优化后,不少人都想到小镇转转。
“现在‘33小镇’一落户,感觉村里面貌完全不一样了。”从万江嫁到乌石岗村20多年,苏伟玲目睹着这片旧厂房每天的变化。在她看来,“33小镇”不仅提升了家园的面貌,也将把周边的文化、经济逐步带动起来。
效果
吸引众多创客汇聚“33小镇”
“我叫邹浩坚,江湖人称好贱,不信的话你用拼音输入法打我名字。”作为火遍全国的知乎自拍大神,邹浩坚是东莞自媒体平台中人气爆棚的“SoWhat搜获”创始人,也是东莞理工学院的风云人物。
最近,邹浩坚带着公司搬了新家,他对新年的期待是,希望打造一个东莞最酷的办公室。而这个办公室,就在“33小镇”的众创平台里。
“33小镇”的众创平台名字很亲民,叫“小麦田”,大约2000平方米的空间,不仅内设路演舞台可容纳80—100人,最近还定期举办各种沙龙及讲座。抬头不经意一看,就能看到墙面上最近香港知名唱作人柳重言来举行音乐沙龙的公告。
“第一次看到‘33小镇’感觉很时尚,风格与布局非常年轻化、有活力,有种国外图书馆的感觉。”在加拿大留学7年的杨文豪归国后选择在“33小镇”创客空间创办了自己的气氛音乐工作室。
张国鹏说,目前,33创客空间写字楼出租率达90%,配套商业出租率达50%,入驻品牌有不仅有sowhat这样在东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,还有香港婚纱摄影品牌my
dream wedding、儿童培训机构独角兽、网络科技公司点量传媒等。
“我们会做出更多新奇有趣的事情来。”邹浩坚说,作为最早进驻“33小镇”的一家公司,创客空间这种楼下街铺、楼上办公的闹中带静格局很棒,非常适合形态丰富的广告媒体公司。
根据统计,过去几年,东莞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93.98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320.41亿元,年均增长13.4%,占全市GDP的比重从4.1%上升至5.11%。随着文化产业规模和增速位居全省前列,东莞城市文化软实力也大幅提升。作为复合型的“文创产品”,用文创的概念来打造“内容”,“33小镇”正在尝试东莞文化产业的另一种可能。刘森说,未来,运营能力将是“33小镇”的核心竞争力,希望能把“33小镇”打造成“365天永不落幕的文博会”。
以上就是东莞装修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东莞33座旧厂房变身文化新坐标的相关新闻,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资讯。